山西王家嶺煤礦透水事故的過后, 許多企業都開展了安全生產大檢查,檢查工地上隨處可見的安全標語、危險警示等,時刻提醒著 人們注意安全、遵章守紀。然而,筆者認為,安全管理僅有熱鬧的標語,善意的叮囑,甚至嚴苛 的制度都還遠遠不夠,只有從“心”開始,注重員工的心理表現,及時開展心理疏導 ,使他們保持明朗、健康的心態,才能從根本上喚起人們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感。
近些年,人們也逐漸認識到心理健康與安全生產間的內在聯系。在企業的安全生產當中,怎樣將 “心理安全”的理念引入到安全管理當中來,謹防心理不健康導致的一系列“心 理事故”的發生,成為了現代企業管理者考慮的首要問題。
“心 理問題”在生產中表現為方方面面。比如,對于安全工作的模糊認識,有些員工持“ 命運決定”論、“倒霉”論、“小心也沒用”等消極觀點,這些心理 問題會導致人們處于“聽天由命”的被動狀態。又如,領導在生產中的亂指揮,可讓 員工產生逆反心理。于是,他們窩著火、憋著氣去操作,必然會分心、走神,很容易發生事故。 還比如,生產者工作、生活上有后顧之憂,背著沉重的思想包袱,或者和同事、家人鬧矛盾,發 生糾紛,都容易產生思想負擔。至于帶病上班作業,又得不到應有的關心和治療,會導致心理壓 抑、苦悶,“心理事故”也會自然產生。“心理安全”是隱形的、不易覺 察的,是生產中更大的隱患,更應及時發現和消除。
有句安全標語說得好: “高高興興上班去,平平安安回家來”,體現了“心理安全”的重要性。 如果企業的管理者都能多關注員工的心理健康,多關心員工的思想和精神生活,給予他們誠懇、 深切的關心、體貼和幫助,那么,員工的心里必然快樂陽光,企業也將**大程度地實現安全生產 。
聯系我們
版權所有 河南省中惠防腐安裝有限公司 備案號:豫ICP備16000442號-1 豫公網安備 41072802000645號
18637319599
掃一掃 關注我們